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葉適

葉適(1150-1223),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政論家,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。字正則,號水心,人稱水心先生,溫州永嘉(今浙江溫州)人。父光祖,字顯之,教書為業。母杜氏,善於教子,給童年時代的葉適影響很大。葉適幼年聰慧,隨父讀書,少年受教于陳傅良,青年結識名士,遊學大江南北,博學多師。乾道九年(1173),奉母命赴臨安(今杭州)謀生,在臨安期間,葉適密切關注當時的政治形勢,上書樞密院,分析宋朝弱勢形成的過程以及如何改變現狀的措施。宋孝宗淳熙五年(1178)中進士第二名,授平江軍(今江蘇省蘇州市)節度推官,但由於母親去世丁憂未能赴任。後改授武昌軍(今湖北鄂州市)節度判官。史浩推薦他入朝為官,被他辭掉。以後又改授浙西提刑司幹辦公事,浙西一帶的知識份子與他一起探討時政、學術的人很多,頗有名望。參知政事龔茂良又推薦他,這次被召回朝廷做了太學正,不久又遷為太學博士。在輪對時,葉適向孝宗皇帝提出國家現在的危急貧弱形勢是長期因循固守,不敢振作造成的,要想改變,只有皇帝親自下定決心行動才行。孝宗非常感動,任他為太常博士兼實錄院檢討官。曾向丞相推薦永嘉學派的前輩陳傅良等三十四人,後皆招用,時稱得人。
  淳熙十五年六月,林栗彈劾誣陷朱熹,葉適上書為朱熹辯護,指出林栗彈劾朱熹的罪名沒有一個是真實的,其目的只在於用「道學」的名字陷害朱熹以及和朱熹相好的正人君子。但他的奏章並未得到回應。
  宋光宗繼位後,葉適遷秘書郎,請求到外地做官,被任命為湖北安撫司參議官。在此期間應詔條上六事,分析了當時「國勢未善」、「士未善」、「民未善」、「兵未善」、「財未善」、「紀綱法度未善」這六項大問題。紹熙元年十月,又被差知蘄州。三年除淮西提舉常平兼提點刑獄,後又轉為浙西提點刑獄,不久被召回朝任尚書左選郎官。當時宋孝宗與光宗父子不和,光宗已經連續七月不去重華宮拜見孝宗了。葉適力勸光宗盡父子之情,光宗為此兩次到重華宮,消息傳出後,京城人人喜悅。葉適趁機又勸皇帝依靠大臣傳達父子之間難以直接講的話,以免給宦官和後宮搬弄是非的機會。但光宗並沒能聽進去,慢慢也不再去重華宮了。
  孝宗去世之後,光宗仍不出來主持喪禮。朝廷形勢十分危急,葉適建議宰相留正立嘉王為太子,主持喪禮。這一建議被光宗批准,但光宗又批給宰相想要退位。留正擔心因此事受禍,裝病離開朝廷。葉適幫助當時的知樞密院宗室趙汝愚定策立嘉王為皇帝,使朝廷較穩定度過了這場風波。
  風波過後,韓侂胄恃功想要節度使的頭銜,葉適認為應該滿足韓的要求,卻被趙汝愚拒絕。葉適敏銳地覺察到將要發生的韓侂胄報復之禍,因此請求到外地做官,被任命為太府卿、總領淮東軍馬錢糧。
  寧宗慶元元年(1195)趙汝愚被貶,道學之禁漸起,葉適也因曾經為朱熹辯護而受到彈劾。後來又被起用為湖南轉運判官,遷為泉州(今福建泉州市)知州,在入對時建議皇帝破黨禁,收拾人心。而韓侂胄也聽取了葉適的一些意見,道學之禁開始得到緩和。
  開禧元年(1205)韓侂胄決定北伐,葉適支持韓侂胄抗戰的主張,但他認為應該先作好充分準備,不能企圖僥倖取勝。但是,葉適的建議未被韓侂胄接受,結果由於準備不足,韓侂胄組織的各路軍隊都戰敗了。韓侂胄懼怕輿論的壓力,委任葉適為建康府知府兼沿江制置使,節制江北諸州。葉適到任後,整飭吏治,整頓軍隊,取得了與金兵作戰的勝利,收復滁州(今安徽省滁州市)。之後,葉適在兩淮地區實行屯田和堡塢政策,把流散的百姓安頓下來,組織起來,實行亦農亦軍,配合政府軍隊防守、作戰。在他的組織下,總計建立堡塢四十七處,特別是他在沿江地區建立了三大堡塢,使它們「緩急應援,首尾聯絡」。由此,兩准江北地區的邊防大為鞏固。這可說是葉適一生中最大的事功。韓侂胄被殺害後,御史中丞雷孝友彈劾葉適附和韓侂胄用兵,也是因此被迫離開朝廷,做了十三年的祠祿官,最後官至寶文閣學士、通議大夫。嘉定十六年,葉適逝世,享年七十四,贈光祿大夫,諡號文定。
  葉適著有《水心先生文集》二十九卷,《別集》一十六卷。晚年寫成的《習學記言序目》五十卷,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歷史觀和對歷代各派思想的看法,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史論和學術思想批評史著作。
  政治上,葉適是主戰派,但主張先修堡塢,鞏固邊防,徐圖進取,反對冒險進軍。經濟上,主張理財,重視工商業,但反對聚斂。思想上,主張務實,反對理學家坐而論道,脫離實際。在《習學記言序目》中,對傳統哲學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反思。他反對道「先天地生」和「盡遺萬物而特言道」的唯心主義觀點,將《中庸》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」改為「不可須臾離物也」,並認為這才是孔門儒者的真正傳統,所以「《周官》言道則兼義」,「《詩》稱禮樂未嘗不兼玉帛、鐘鼓」。此外,他對理學家奉為宗旨秘義的「太極」做了根本否定,認為把《易傳》當做孔子的著作,本身就是附會。他還對理學家的道統論進行了否定。在詩文創作上,葉適反對當時主流的江西詩派生硬和模仿之弊,提倡清新和獨創的詩風。其本人文采雄逸,弟子也多能文。
  葉適代表的事功學派和當時朱熹代表的道學、陸九淵代表的心學分庭抗禮,並列為南宋時期三大學派,對後世影響深遠。

撰稿人:張衛忠
網站滿意度調整